首頁 / 產業發展
山東基本形成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服務體系
2015-07-29
近年來,山東省交通運輸系統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的整體部署,堅持把推進物流發展作為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任務,圍繞發揮交通運輸優勢、降低社會物流成本、推動物流行業轉型升級,進行積極探索,努力推動全省大物流體系建設穩步發展。
一是注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,增強交通物流保障能力。著力構建以高速公路、國省干道為依托,以物流園區為結點,以貨運站場為補充,以港口樞紐為銜接,以城鄉物流配送為延伸的交通物流服務體系。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5.95萬公里,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08公里,等級貨運站達到478個,沿海港口總通過能力達到6.3億噸,全省交通物流保障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。
二是注重挖掘傳統貨運優勢,拓展交通物流發展潛力。截至2014年底,全省共有載貨汽車102.8萬輛,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業戶43萬戶,水上運力總規模1596萬載重噸。充分發揮貨運樞紐在倉儲、轉運和配送等方面向物流園區轉化的基礎優勢,不斷提升貨運樞紐的物流服務能力。積極支持農村物流發展,在全省41個縣(市、區)開展了農村交通物流試點,推動農村物流與郵政、供銷物流進行合作,整合農村交通運輸資源,全省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服務體系。
三是注重發展先進運輸模式,激發交通物流內在活力。穩步推進部省甩掛運輸試點工作,積極爭取國家補助資金4517萬元,省級補助資金4124萬元,在全省設立試點企業32家,開通甩掛運輸線路135條,車輛甩掛比達到1:1.8,在全省探索實踐了渤海灣滾裝甩掛、集裝箱集疏運甩掛、零擔專線甩掛、危險品甩掛和中韓國際陸海聯運甩掛等一系列先進運輸模式。
四是注重發揮港口樞紐作用,強化交通物流成本優勢。以青島、日照和煙臺港為主樞紐港,威海、濰坊、東營、濱州港為區域性重要港口,大力推進臨港物流中心和物流園區建設,加快建設內陸“無水港”,延伸港口物流服務功能。中韓合作開通威海、煙臺等陸海聯運6條快速物流通道,我省與中鐵合作開展了新疆過境海鐵聯運,增強了港口綜合競爭力。
五是注重依靠信息人才支撐,提升交通物流科技實力。扎實推進省交通物流信息平臺應用互聯建設,與國家物流平臺及省內外24個物流平臺實現互聯互通。大力加強物流人才培養,為全省交通物流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。
來源:物合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