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民日報》2023年2月22日3版
開局穩 生產忙 信心足——從外貿訂單看“穩規模、優結構”新作為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:“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、優結構”。2022年,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首破40萬億元大關,增長7.7%,達到42.07萬億元;2023年,要保持進出口持續向好態勢,實現穩外貿對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效應。
新春伊始,各地區各部門靠前發力推出“服務包”,全力以赴實現“開門紅”,為全年外貿進出口保穩提質夯實基礎。本報記者對此進行采訪,看外貿企業“跑起來”、生產制造“強起來”、物流通道“暢起來”,感受進出口的活力與韌性。
暢通道——一條高效快捷的航線
汽笛悠長,隨清晨海風傳至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岸邊。這是世界集裝箱第六大港、中國北方航線密度最大港,擁有集裝箱航線逾220條。
2月19日,來自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航線的“東方比利時”貨輪穩穩停靠在前灣港區105泊位,作業區卻空無一人——
“這是9次刷新裝卸效率世界紀錄的全自動化碼頭,集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自動控制于一體,全程自動化運行。”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操作部副經理李強解釋,依托青島港自主研發的智能管控系統,橋吊自動掃描船舶輪廓、實時識別目標位置;導引車搭載激光防撞系統和超聲波感知系統,不間斷地將集裝箱運到堆場;軌道吊根據系統發放任務,高速準確地完成堆碼、收發作業……
卸貨結束,“東方比利時”貨輪旁集裝箱卡車往來如織,一邊將進口貨物送至青島海關查驗平臺,接受海關信息核對、機檢圖像檢查等監管,一邊裝載出口貨物,進行橋吊裝船。
裝船還沒完成,海關監管手續已經辦結。這份高效,得益于青島海關推出的RCEP航線船舶通行便利措施,對抵達監管作業場所且完整提交信息的RCEP成員國原產易腐貨物,實行6小時內放行。
出口通關手續則可以網上辦理。“線上查看、下載、打印,不用來回跑腿、岸上等待,節省了時間、降低了成本。”日照金禾生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趙文娟晃晃手中的紙張:“瞧,RCEP原產地證書也提前辦好了。”
有了這張證書,公司的380噸檸檬酸鹽在印度尼西亞通關時,關稅稅率可由原5%降為零關稅,減免稅款超過12萬元。受益于RCEP,公司今年預計出口訂單增長15%以上。
2022年1月,全國首份RCEP原產地證書正是在此簽發。今年1月,青島海關簽發證書7451份,出口享惠貨值16.7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62.4%和16%;共為4.3億元進口商品適用RCEP優惠稅率,減讓稅款2400萬元,同比分別增長3倍和3.6倍。青島海關關稅處處長畢海軍說:“我們還開發了智慧征管系統,用于精準定位轄區享惠不足企業,指導其享受關稅減讓等紅利。”
隨著去年RCEP正式生效,港口經濟愈發活躍。青島港加強與重點公司合作,開拓RCEP航線近百條。李強說:“今年以來,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0.4%、泊位效率同比提高9.9%,收獲同期最好成績。”
入夜,“東方比利時”貨輪再鳴汽笛,滿載起航。此次貨輪進出口共計1129個自然箱,船時效率達到每小時111.77自然箱,比原計劃提前2小時離泊,3天后將抵達目的地。
來源:人民日報